top of page

Google投資千萬台幣!MatchPlusAI音樂手錶為失智長輩打造情緒調節新方案

已更新:9月25日


* 嗨!您也可以透過以下連結,在線上收聽本篇文章內容:


AI×音樂治療的跨界應用案例

當我們談到AI如何應用在音樂治療,第一步或許就是打開跨領域的思維,與不同產業的人合作,創造新的可能性。

這次要介紹的國際案例來自澳洲團隊的產品MatchPlusAI——一款結合穿戴式裝置與音樂治療的智慧健康產品,主要用於協助失智長輩調節情緒。


從穿戴式手錶到情緒調節

MatchPlusAI由墨爾本大學教授帶領團隊研發,搭配音樂治療師與科技專家共同設計。它是一款以生物數據為驅動的穿戴式手錶,可偵測使用者的生理反應(如心率變化、指標),並自動播放符合當下情緒需求的音樂,幫助舒緩焦躁、減少攻擊行為與抗拒照護的情況。

這款產品可應用於醫院、安養院,甚至居家環境,目標是改善長者與照護團隊的互動關係,提升照護品質。


個人化音樂介入設計

手錶搭配專屬App,內建多種個人化音樂播放功能,能依據偵測到的情緒狀態,播放動態、平穩或舒緩的音樂。例如當系統偵測長輩心跳加快、情緒緊繃時,會即時播放放鬆類音樂來協助平復情緒。

這種即時反應的介入方式,屬於evidence-based(實證支持)的音樂治療概念與應用,而非一般缺乏研究驗證的娛樂型音樂App。


國際資金與跨國合作

MatchPlusAI的研發歷程可追溯至2008年,並於2017年獲得歐盟資助的「MiddlerProject」支持,與澳洲、挪威、英國、德國、波蘭等國家合作研究。

此後,團隊陸續取得來自Google的近4000萬新台幣資金,以及新加坡與其他國際基金的支持,並計畫於2026年正式發表產品,期望推向全球市場並持續發表研究論文。


商業模式與跨領域團隊

這個專案的運作模式屬於B2G、B2B、B2C混合:

  • B2G(政府端):向政府與國際計畫申請資金

  • B2B(機構端):與醫院、安養機構合作導入

  • B2C(使用者端):提供長者與家屬居家使用

團隊核心成員包括音樂治療教授(專業與研究)、健康科技創業者(商業策略與行銷)、科技長(AI與工程研發),並有研究者、臨床音樂治療師、學生實習團隊共同支援。


挑戰與反思

雖然構想創新,但實際落地會面臨許多挑戰:

  • 長輩是否願意長時間配戴手錶

  • 充電與維護的便利性

  • 涉及敏感生理與情緒數據的隱私與法規問題(尤其歐盟GDPR的嚴格規範)

這些挑戰提醒我們,科技產品從研發到應用,需要考慮技術、倫理、使用習慣與政策法規的整合。


對音樂治療師的啟發

未來音樂治療師的專業能力,可能需要延伸到:

  • 跨領域合作與專案管理

  • 商業與財務思維

  • 行銷與推廣策略

  • 基礎科技知識與與工程師溝通的能力

  • 了解國際法規與資料隱私議題

這個案例顯示,AI與音樂治療的結合不僅是技術創新,更是跨界整合的成果。透過打開視野,與不同領域的人合作,找到資源與合作模式,讓療癒走得更遠。


* 嗨!您也可以透過以下連結,在線上收聽本篇文章內容:


🎙️Zoe 音樂療心室 l 陪你學新知、看時事、聊心事

Zoe 音樂療心室 podcast 節目致力於為聽眾創造一個溫暖的音樂、心理與成長空間。作為一個結合音樂、心理健康與自我成長的 podcast 節目,我們透過四個特色單元,陪伴聽眾挖掘生命中那些值得珍視的片刻,找到屬於自己的旋律與力量。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